编者的话
1986 年,《江苏体育科技》更名为《体育与科学》,体育学界先辈大家纷纷给予鼓励与支持。时任中国奥委会主席的钟师统先生为杂志题词:“体育科学为体育事业服 务。”林启武、赵斌、徐镳、周西宽、田麦久、陈安槐、陶德悦、熊斗寅、习云太等先生也分别给杂志题词。《体育与科学》以新的姿态登场了。
中 国体育学术如何登场?2011年夏,李泽厚和刘绪源的谈话集《该中国哲学登场了?》《中国哲学如何登场?》,讲了怎样用“情本体”填补海德格尔,“情本 体”能否取代宗教,构建哲学体系,等等话题,这种言说方式,正是《体育与科学》杂志伴随中国当代体育学术发展的心路历程。
1986 年,我们在编发卢元镇教授《体育运动的文化学断想》一文时,写了一个编者按语,提到“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和一种社会行为方式也应在文化研究之列。但 体育文化学还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体育与科学》首倡“体育文化”研究就是中国体育学术登场的一种姿态和学术品格,从人的运动行为特征出发,建立体育 学的学科定性。
回到运动世界,回到事物 本身,就是我们常说的“实事求是”。去发现去剥离出体育运动不同项目的不同魅力,由此我们方可进入游戏的自在自为境界。“自在”就是去探究每个运动项目的 本真性,寻找其能玩起来且被喜欢被接受的原因;“自为”是要求我们在契合各个运动项目内在魅力的基础上“为所欲为”,不仅要求玩者在行,而且要求观者也同 样投入。任何运动项目,在被接受的过程中,其价值意义才得以终极实现。文化阐释的方法论意义就是体育的认识论向本体论的创造性转化。
我们做了一个1986—1990《体育与科学》“体育文化”研究目录,为做中国当代体育思想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份学术备份。
1986年第5期
卢元镇 体育运动的文化学断想(1-2+29)
1986年第6期
程志理 体育文化研究应以体育运动的价值选择为重点(1)
熊斗寅 开展东西方文化对体育影响的比较研究(2-5)
王瑞 体育文化学初论(5-6)
韩丹 谈体育文化学与“身体文化”(7-8)
牛兴华 王建民 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效果与体育宣传(9-11)
1987年第1期
熊斗寅 观念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浅谈体育文化研究与体育理论建设(1-4)
周西宽 胡小明 体育文化研究与体育观念的更新(5-7)
邓廷良 体育文化随想——在全国体育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7-9)
向德荣 从弓和弩看地理环境与体育文化之关系(10-12+9)
胡小明 民族体育与传统文化(13-14)
刘秉果 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14-17)
程志理 体育文化研究应以体育运动的价值选择为重点(续)(18-19)
熊晓正 文化 体育 体育文化(19-21)
邵伟德 看中国今日之体育文化(21-23)
根据刘青、郝勤、韩磊、聂啸虎、熊志冲三篇文章编辑整理 全国体育与文化学术讨论会综述(23-26)
张尚权 体育也是最重要的经济问题之一(26-30)
傅承知 建立体育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初探(30-33)
刘维清 建立我国高等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的初步设想(34-36)
黄捷荣 体育科学的系统论初探(36-39)
鲍明晓 体育运动和人的现代化(39-41)
[英]阿斯平 程志理 译 体育运动的目的和性质——竞技、生活和政治的关系(42-43)
余克望 译 体育运动和宗教的关系(44-45)
张洪潭 译 体育运动的社会学形象(46-48+21)
1987年第2期
郝勤 论体育的历史文化形态(9-10)
1987年第3期
韩磊 中国竞技运动落后的文化根源(1-2)
卢元镇 竞技运动是社会的缩影——与韩磊同志商榷中国竞技运动落后的文化根源(2-5)
1987年第4期
熊志冲 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9-11)
1987年第5期
张国力 从社会学角度看体育文化的多样性(20-23)
李广生 体育的文化观及金牌意识——也谈我国竞技运动落后的文化原因及解决办法(24-25)
1987年第6期
韩磊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再与卢元镇同志商榷中国竞技运动落后的文化根源(7-10)
1988年第1期
周六言 气功与中国文化主观性特征——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文化观之一(9-12)
金大陆 期待选择:中国传统体育走向世界的困惑(12-13)
1988年第3期
李力研 中国古代体育何以缺乏竞争性——一种比较文化学研究(3-5)
王明兴 黎族传统体育与民间舞蹈关系初探(6-7)
1988年第5期
卢元镇 竞技运动是人的自主活动(4-5+8)
1989年第1期
李力研 竞技体育在中国超期发展的文化机制与社会价值(14-16)
金大陆 走向竞技场(16-18)
1989年第2期
韩丹 论中国体育文化的结构与精华(11-13)
1989年第3期
郝勤 体育与运动的文化特质和价值(14-16+45)
张新 望蜀 生活方式的抉择与体育文化的走向——中国体育发展之哲学思考(17-19+13)
刘秉果 时代精神与体育竞技的发展——略论唐代体育文化(20-22+48)
1989年第4期
李力研 最有价值的游戏——关于竞技运动员的文化哲学随想(17-18)
陈进军 论传统哲学对体育观念的消极影响(19-21)
1989年第5期
熊志冲 心灵的慰藉与人格意识的欢乐——中西古代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1-5)
杨国庆 论竞技运动的文化层面(6-8)
1989年第6期
刘秉果 龙文化与我国古代体育发展的关系(17-19)
1990年第1期
陈文卿 从认知模式的差异,到养生传统的差异——中、西体育比较中的思考(9-12)
牛犊 论余暇(13-15)
1990年第2期
李力研 论东方体育是哲学体育和西方体育是物理体育——关于中西体育不同性质的比较研究(3-7)
韩丹 人体文化初论(8-9)
转自《体育与科学》杂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