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历史文化学院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 学院(系)概况

历史文化学院设有国内体育院校中唯一文物与博物学专业,该专业依托我国体育历史文化研究的“重镇”——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而设置的,致力培养熟悉体育的文博类人才。近年来,体育史研究所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代体育文物调查与数据库建设》(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研究》(2019年)等近40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立项;主持完成国家体育总局及四川省体育局《体育文化国家体育事业“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体育文化与宣传规划)》《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及《四川体育60年》等重点研究项目,出版了大量研究成果,体育史学科为学校传统优势学科,其在国内和国际影响力有目共睹。依托体育史研究所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科基础开办的文博专业,学科支撑扎实。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影响,近年来,该学科不断拓展形成了依托“文献+文物”的研究模式,专业教学条件优良。设有历史学教研室、文博学教研室、体育史信息资料中心和文创产品孵化实训基地,可满足本专业教学和实践的需要。体育史信息资料中心收藏历史、体育、文博类专业图书资料2万余册;文创产品孵化实训基地建有高校内唯一的体育史专题博物馆,通过“体育+文博”跨界合作模式发起举办的“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获2017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实践教育教学基地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始建于2007年,是目前国内唯一以中国古代体育史和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我校博物馆依托近60年历史的体育史研究所浓厚的积淀建立。馆内展陈面积1100平方米,收藏展示体育文物3000余件套。形成了集收藏、展示、研究、教学、交流五大功能为一体的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平台。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办学定位为培养既具备文物与博物馆学的知识与技能,又具备体育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以顺应国家体育文化战略推行,体育藏品收藏拍卖、体育文化旅游发展、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体育创意文化产业等领域对体育文物与博览专业人材的需求。学校的博物馆和国术馆是国内体育大学中专题特色类博物馆,学校的体育史研究所是国内高校中唯一的体育历史文化研究机构,因此,依托这样的“三位一体”平台,来培养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学生,才是学校特色的展现,使学校博物馆的发展建设与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生培养加强联动,相互彰益。

二、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历史文化学院立足四川,面向全国,服务社会。以实践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体,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实、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人才培养方向旨在培养既具备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又具备体育专业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生主要学习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体育、历史、哲学、艺术和科技等综合知识相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文物与博物馆研究以及文博事业管理的基本素质。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历史文化学院设有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自2019年开始正式招生。

(三)在校学生情况

表1 历史文化学院本科专业设置及在册学生总体情况

专业

名称

专业代码

学科归属

批准设置年份

学生总人数

2022年招生人数

2023年转入人数

新生一志愿录取率

新生报到率

文物与博物馆学

060401

历史学

2018

114

30

1

60%

93%

三、 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情况

历史文化学院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整体实力为目标,以培养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坚持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个体发展与团队建设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为学校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目前系里师资情况,采取引进、培养、招聘及博士后流动站的等方式充实教学队伍。学院有教师21人,其中专任教师16人,外聘教师20人,生师比为2:1.学院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师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优良,涌现出一批“为人师表、学高艺精”的优秀教师典型。

(二)师资结构

采取引进、培养、招聘及博士后流动站的等方式充实教学队伍,逐步完善多学科融合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2023年新进1名专任教师。现有专任教师到21人,高级职称教师13人,获得博士学位教师8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达12人,初步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教学团队。

(三)青年教师培养情况

逐步完善多学科融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人员特别是青年教师国际化、专业化程度,支持教师参与境外文博专业培训与学术活动,保证教学人员在国内居于前列水平。实行多样化实践教学模式,深化体育考古、体育文博遗产保护等多领域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出新,通过会议和工作坊的方式引进国外专家学者参与基地实践教学中,坚持具有新技术、新方法、新领域的实践教学方向。创新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充分发挥资深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为青年教师指定为“导师”,指导其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组织和支持青年参加各类培训和教学竞赛活动;建立科研成果专项奖励配套制度,打造体育文博特色学科团队,为优秀人才的成长创建良好的学术氛围。


()教学经费投入

全年拨付教学经费22.1万元,其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24万元,生均3900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支出8万元。在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中,本科实验经费支出25.08万元,生均2850元,本科实习经费支出1200元,生均44.44元。


四、 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

主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构建具有历史文化学院特色的通识教育平台;以拓宽和强化学生学科专业基础为核心,设计历史基础平台课程;以促进学生专业素质和个性发展为核心;构建专业实践平台课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强化实践平台教学。强调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专业特色与核心能力培养相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支持和鼓励学生的交叉复合培养和全面发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课程建设

不断丰富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较丰富的个性化成长的需要。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带动我系整体课程建设水平的提升。2022-2023学年录制视频课程《体育史》,通过遴选视频通识选修课程主持人组织此部分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带动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高度重视思政课程课建设。严格落实思政课程建设标准,教学过程中及时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及时贯穿到教学当中去,继续将强对省级思政示范课程《中国体育史》的探索。

(三)教材建设

严把选用教材质量关,核心理论课教材按照教育部要求,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博物馆学概论》《考古学概论》《文物学概论》《中国美术史》等4门课程均使用了已出版的马工程重点教材。

不断加大教材编写、出版资助力度,突出体育文博特色,推动适应我系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发展需要的特色教材建设工作。2022-2023年校内教材建设完成《体育考古与文物》《体育博物馆》等校本教材项目,确定出版新版《体育史》教材。

(四)教学改革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竞赛活动,为推动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搭建平台,参加学校举办线上线下教学技能比赛。落实各专业实践环节,鼓励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教学模无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方式方法改革,采取集中讲授与小班讨论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不同方式的课程教学形式,研讨式、案例式、启发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及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五)产教融合共建情况

根据培养方案和专业目标要求,须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拓展专业实践能力,目前,我系结合市场人才需求标准,拟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宣传司、国家文物局文物交流中心、四川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签订实验实习协议。发挥学校、文博事业单位及国家政府机关的各自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和建设基地教学的科技设施与条件,提高和拓展专业教学实践中现代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与成果延伸。学校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校外教学实践基地25个,校内教学实践基地5个。进一步加大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投入力度,与四川博物院、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杜甫草堂博物馆签订合作协议,推动多层面校企合作,同时鼓励校级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逐步改善学生实习、实训条件,推进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系统化。


五、专业培养能力

(一)培养目标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1)熟悉国家文物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的国际规章。(2)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熟悉国家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3)掌握文物学与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对相关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有一定的了解。(4)基本掌握中国古代体育文历史发展脉络及各时期特征。(5)了解博物馆对人类人文遗存、自然遗存管理的作用,以及文物修络、保管的传统方法和现代科技知识。(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7)熟悉博物馆运营管理模式与流程、熟练开展博物馆宣传教育活动。(8)熟悉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流程与措施。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扎实的历史学、博物馆学、体育学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能在政府文物管理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新闻出版、教育等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业务管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体育文化创意开发等工作 “一专多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社会人才需求适应性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相应的素质、知识及能力:

(1)素质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高度 的社会责任感。

2、拥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严谨的 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具有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

(2)知识要求

1、掌握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的基本知识;熟悉并掌握历史学、文物学、博物馆学、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我国体育和文物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非物质文化遗 产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2、 熟悉我国主要文物种类和重要文物实例知识,了解文物保护的传统方法和现代科技知识;掌握体育历史发展脉络及各时期的特征,熟悉传统体育文化知识。

(3)能力要求

1、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分类、查阅等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文物鉴赏、展示、研究和文博事业管理的基本能力;熟知博物馆的基本职能和全面的管理操作要求;具有进行体育博物馆陈列展览和体育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实施的基本能力,具备开展体育文化创意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

2、 熟练掌握计算机及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具备以书面、口语和多媒体方式向社会传播、普及历史文化与知识的能力;了解博物馆对人类文化遗存、自然遗存管理的作用,具有对 人类文化遗存评价、分析、鉴赏的基本能力

(三)培养方案特点

1、以复合型应用体育文博人才为培养目标,突出体育特色。实施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相互配合的结合型课程教学体系,使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雄厚的文博基础理论知识,受到严格的文博行业基本技能和科学实践能力训练。

2、构建体育博物馆、体育考古与文物为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了“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方向”三个方向模块的多门选修课程作为支撑,从而使毕业生的体育+文博复合特色突出、专业特色强、创新能力强、动手能力强。

3、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力量强,教学水平高。采取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有利促进了文博专业的理工结合与体育文化特色方案的实施,从根本上保证和提升了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办学水平。实施主干课程教授负责制和精品课程建设战略,带动专业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课程建设成绩卓著。

4、充分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面向文博行业工作实际,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充分利用体育行业与文博行业的有利资源以及学校体育史研究所等的科研基础,完善了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加大体育文博专业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力度,主动关注专业、行业、企业发展动态,善于综合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切实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和完善;系所成立文物与博物馆专业调研团队,引进行业不同层次的专家,担任专业调研组成员,开展学校行业互动的调研活动,共同分析教学规律与企业的市场化运作规律,找出有利信息采集的切入点;把专业调研作为行业实践锻炼教师的任务之一进行安排,及时了解文博行业的发展动态,了解文博行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为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供可靠的信息。继续加大对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教学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依托博物馆和国术馆的特色打造,突出其在业界的特色,继续扩大在文博界的影响,为学生就业拓宽路径。

(四)课程开设情况

本专业课程基本结构和实践教学基本结构分别见表2、表3。

表2 课程基本结构一览表

课程类别

学分

学分分配

所占

比例

学时

所占

比例

总体比例

(学分)

总体比例

(学时)

课内讲授学分

实验实训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

必修课程

45.5

42.5

3

88.3%

855

92.3%

28.4%

36.5%

选修课程

6

6

0

11.7%

72

7.7%

3.75%

3.1%

专业课程

必修课程

55

46

9

70.1%

999

70.7%

34.4%

42.7%

选修课程

23.5

16.5

7

29.9%

414

293%

14.7%

17.7%

实践教学

30

——

——


——

——

18.75%

——

   

160

141

19

——

2340

——

——

——


表3 实践教学基本结构一览表

类型

学分

总体比例(学分)

课内实验实训

19

11.9%

实践教学

30

18.75%

   

51

30.65%

(五)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训基地

实践基地名称

合作单位

 

建立

年月

年均接受学生数(人)

人均实践

时(月)


1

实习教学基地

四川博物院

成都

201911

20

2

2

实践教学基地

成都博物馆

成都

201901

20

1


3

实践教学基地

邓小平故居管理局

广安

201901

20

2

4

实践教学基地

武侯祠博物馆

成都

201808

20

2

5

实习教学基地

广州体育文化博物馆

广州

201606

20

1

6

实践教学基地

临淄足球博物馆

淄博

201801

20

1

7

实习教学基地

四川省体育博物馆

成都

201609

20

2


8

实践实习教学基地

四川工美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成都

201908

15

2

9

实践教学基地

无与伦比北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

201812

15

1

10

实践教学基地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成都

201912

20

1

11

实践教学基地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实践基地

成都

202004

10

1

12

实践教学基地

四川克里克展览展示有限公司

成都

202306

3

1

(六)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加强德育课程、思政课程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育德与育心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用好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和企事业单位资源的育人功能,发挥英雄模范人物、名师大家、学术带头人等的示范引领作用。

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过集体生活,学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遵守、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形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树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积极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

(七)创新创业教育

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建立固定的指导教师团队、加强创新创业团队的管理等方式,营造重创业、敢创业、能创业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进我系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深入开展。本专业结合学校与系所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指导学生参与各种创业比赛及活动,包括“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这些创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学生遇到的问题随时进行指导,将学生实践与课堂知识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第十六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项。


六、质量保障体系

1)推进过程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积极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文博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已基本实行混合式教学,过程性评价反映出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较以往有明显提升。

2)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组建系监控队伍,完善二级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系成立教学督导组,由系领导为组长,组织实施课程的建设和质量监控;充分发挥基层教学团队作用,形成党政联席会-系主任-教研室/实验室负责人-学管办四评价体系,研讨教学问题和听课、评课等制度及程序;建立了学校系两级教学督导员队伍,形成了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队伍。

3)规范考试制度,严肃考风考纪。学校注重对考试环节的监控,对命题、制卷、考场座位编制、监考老师指派、考卷保管、作弊处理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并且按照相关细则严格执行,连续几年考场秩序良好。试卷命题时坚持“教一学二考三”原则,注重学生能力的测试,要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与了解程度,既能拉开档次,又能做到难易适宜。


七、学生学习效果

历史文化学院2022-2023学年拥有2019级、2020级、2021级、2022级本科生。2019级本科生于2023年6月毕业,其中10人考取硕士研究生,考取学校包括武汉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985、211高校。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接受其他专业转入1人。本科生对历史文化学院人培养过程及校风学风等方面均比较认同。教育教学评价中包含对所学课程的评价、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以及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均为满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历史文化系2019级团支部被评为校级“优秀团支部”,2019级1班和2020级1班、2021级1班被评为校级“学风示范班”,11间寝室被评为校级“学风示范寝室”。在此基础上,2019级1班荣获校级“优秀学风示范班级”荣誉称号,2020级荣获校级“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共评选出三好学生4人,优秀学生干部8人,优秀共青团干部1人,优秀共青团员2人,志愿服务先进个人1人。


八、特色发展

1)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申报:结合现有学科基础和专业建设的优势,积极开展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的申报和筹建,于2020年通过了四川省教育厅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的评审,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体育文博人才培养的层次体系。

2)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反哺专业建设:承担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体育文物调查与数据库建设》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11项,发起举办“全国首届体育类博物馆建设发展学术研讨会”,研发完成体育博物馆学概论、体育考古学概论等专业教材,通过学术研究为体育文博专业培养提供支撑。

3)依托博物馆建设,打造专业实训平台。博物馆为我校自主建立的国内唯一中国体育史专题博物馆,拥有各类体育题材文物1400余件套,发起举办“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巡展10次,2017年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策划举办“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博览游艺会”活动8次,积累丰富的文物藏品资源和博物馆建设和运营经验,建成体育文博专业实训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强,开展考古学、博物馆学、文创产品开发等课程教学实训提供良好的条件。

4)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突出实践教学特色,与四川博物馆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联系四川博物院、成都市考古研究院、杜甫草堂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中国体育博物馆、广州体育文化博物馆等文博行业单位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专业教学互动,增强学生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5)开展课堂教学革命、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产出为中心,教师授课坚持面向实践,面向问题,面向应用;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考核要求,提升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博物馆学概论》《体育史》立项且结项校级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项目。其他核心课程均建立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线上课程,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网络学习的需要。

6)坚持立德树人,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坚持立德树人、全员育人,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文博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文博人才。通过将四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大力推广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中国体育史》建成四川省课程思政省级示范课程。

指导学生开展“双创”活动,学生参与重大项目科研课题。打造第二课堂活动,打造博物馆志愿讲解员服务队、中华传统体育展演、朝歌汉服社,开阔学生视野,提升综合素质;打造学生实践能力展示平台,每学期定期举办文博活动月活动,通过文创大赛、讲解员大赛、双创大赛、文化遗产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九、需要解决的问题

成都体育学院新校区博物馆预计2024年正式建成开馆,博物馆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展出面积居世界各国体育类博物馆前列。依托博物馆建设,加大对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教学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投入,打造形成高标准体育文博实验教学中心,为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体育文博基础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实训开展、体育文博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采取引进、培养、招聘及博士后流动站的等方式充实教学队伍,逐步完善多学科融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人员特别是青年教师专业化程度,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科研课题、参与文博单位的实践工作、到文博单位挂职锻炼,提升教师的理论素质、研究开发能力和实践能力,打造一支双师型高水平教学团队。

加大文博专业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力度,主动关注专业、行业、企业发展动态,切实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和完善;及时了解文博行业的发展动态,了解文博行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为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供可靠的信息。

积极推动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OBE教学理念,及该理念支持下的专业认证规范,推动从课程导向向成果导向转变、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从质量监控向持续改进转变。大力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教学方式和手段,推进文博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加强与文博教学实践基地的深度合作,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文物行业职业道德,为文化遗产保护、开放利用等工作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锤炼过硬的实践能力。

院系本科质量报告主笔人:翟昕

                                                                   学院(系)盖章:历史文化学院

                                                                         院长(系主任)签字:宋秀平   


您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