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赴大邑县开展三线建设革命文物调研活动

4月4日,历史文化学院郝勤教授、宋秀平教授带领部分研究生前往成都市大邑县雾山地区开展三线建设革命文物调研活动。

三线建设革命文物承载着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党和人民在三线建设“火红年华”中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着三线建设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雾山地区作为西南三线建设的关键基地之一,曾经承担了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的搬迁任务,其遗留下来的厂房、设施以及档案资料,对于革命史的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在学院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依次参观了小镇的旧址、三线建设展览馆等关键遗址,通过影像资料的记录和文献资料的对比,对三线企业的空间布局、生产功能及其社会影响进行了全面的了解。郝勤教授强调:“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工业化战略的关键环节,雾山三线旧址不仅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国家动员能力,也体现了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当代意义。”参与的学生们表示,此次实地考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田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他们对“全国一盘棋”时代精神的理解。

郝勤教授带队参观小镇旧址、三线建设展览馆

郝勤教授、宋秀平教授在田野实践中授课

以此次雾山调研为契机,历史文化学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文化部门的合作,不断深化在革命文物领域的相关研究,从革命历史中汲取宝贵经验,切实将革命文物资源优势转化为铸魂育人效能,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彰显文史学科的时代价值。

调研团队在“6569”旧址前合影

供稿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通讯员:吴丹

审核人:张玲玲 宋秀平

您也可能感兴趣